大众养生网

开放性骨折是什么?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开放性骨折通常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或黏膜破损,导致骨折断端与外界环境相通的骨折类型。这类骨折可能伴有周围软组织损伤,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属于较为严重的创伤之一。

开放性骨折的发生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或重物碾压等。由于骨折端刺破皮肤或外界污染物进入伤口,细菌容易侵入深部组织,可能引发骨髓炎或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常用Gustilo分型评估损伤程度,根据伤口大小、污染程度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分为三型,其中Ⅲ型损伤常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患者除剧烈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外,伤口可见活动性出血、骨外露或异物残留,部分病例可能伴随休克症状。治疗需在6-8小时内进行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后,采用外固定支架或内固定器械稳定骨折,同时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发生疑似开放性骨折时,应立即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避免污染,固定患肢防止二次损伤,并尽快送往具备创伤救治能力的医院。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伤口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摄入,戒烟戒酒以促进骨痂形成。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