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食滞不清是怎么回事?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食滞不清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胃炎等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有关。若长期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病因,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1、饮食不当

短时间内暴饮暴食或进食大量高脂肪、高蛋白、辛辣刺激等难消化的食物,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导致食物无法被及时消化吸收,从而出现食滞不清的现象,常伴有腹胀、嗳气等症状。此时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进食量,并遵医嘱使用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复方鸡内金片等药物促进消化。

2、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可能影响胃肠蠕动功能,导致消化能力下降,出现食滞、早饱、恶心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盐酸伊托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物改善症状。

3、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等因素可能引发胃黏膜炎症,导致胃酸分泌异常、消化酶活性降低,食物长时间滞留胃内难以排空。患者可能伴随上腹痛、反酸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和抑酸治疗。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饥过饱,进食后适当散步促进消化。若调整饮食后症状未缓解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胃镜、碳13呼气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