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碎石后感到疼痛可能与冲击波能量刺激、结石移动、并发症等因素有关。若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冲击波能量刺激
体外碎石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于结石,将其击碎成小颗粒。冲击波在穿透人体组织时可能对局部神经、肌肉产生轻微刺激,引发短暂胀痛或钝痛,通常可随治疗结束逐渐缓解。
2、结石移动
碎石后形成的碎片可能随尿液排出,在通过输尿管、尿道等狭窄部位时,可能引发痉挛性疼痛。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恶心、出汗等症状,适当增加饮水和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可帮助缓解。
3、并发症影响
少数情况下,碎石可能导致黏膜损伤、血尿或感染。若术后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发热或尿频尿急,需警惕尿路感染或输尿管梗阻,需完善尿常规、超声等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药物。
进行体外碎石后应密切观察症状变化,避免剧烈运动。若疼痛超过24小时未缓解或伴随血尿、排尿困难等异常表现,建议立即复诊,必要时通过药物或手术干预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