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一般包括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以及黑便等,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这些症状的发生与胃酸分泌异常、黏膜防御功能减弱等因素密切相关。
1、上腹部疼痛
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钝痛或灼烧感,常发生于餐后或空腹时。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0.5-1小时出现,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多发生在餐前或夜间,进食后可能缓解。
2、反酸
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或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或口腔,患者会感到胸骨后烧灼感,尤其在平卧或弯腰时加重,可能伴有酸味液体反流。
3、嗳气
胃内气体通过食管排出时产生嗳气,可能与溃疡导致胃排空延迟、食物滞留发酵产气有关。患者常感觉腹胀,嗳气后症状可短暂缓解,但频繁嗳气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4、恶心呕吐
当溃疡引起幽门水肿或瘢痕狭窄时,胃内容物排出受阻,可能引发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未消化食物,严重者可能吐出咖啡样物质,提示存在出血。
5、黑便
溃疡侵蚀血管导致消化道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氧化形成黑便,通常出血量超过50ml时会出现此症状。柏油样便具有特殊腥臭味,可能伴随头晕、心悸等贫血表现。
若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或持续黑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排除消化道穿孔或大出血等急症。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遵医嘱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及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溃疡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