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窦炎是鼻窦炎的一种类型,主要累及筛窦黏膜,多由感染、过敏或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等,通常需结合药物或手术进行治疗。
1、病因
筛窦炎的常见病因包括细菌或病毒感染、过敏反应以及筛窦解剖结构异常。感染多由感冒或流感继发,病原体可通过鼻腔侵入筛窦黏膜引发炎症;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诱发筛窦黏膜水肿;此外,鼻中隔偏曲或筛窦开口狭窄等结构问题,也可能阻碍分泌物排出,增加炎症风险。
2、症状
患者常出现持续性鼻塞、黏稠脓涕,并伴随前额或眼眶周围胀痛,尤其在低头时加重。炎症还可能影响嗅觉神经,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部分患者会出现面部压迫感、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能并发眼眶或颅内感染。
3、治疗方法
急性期通常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炎症。对于反复发作或存在结构异常者,可考虑鼻内镜手术扩大筛窦开口。日常建议使用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若出现持续鼻塞、头痛或视力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滴鼻剂,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