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积性肺炎多发生于长期卧床、呼吸功能受限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常见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期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这类人群由于活动减少、排痰能力下降,导致肺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引发感染。
1、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肺部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积聚于肺部低垂部位,形成坠积现象。分泌物滞留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从而引发肺炎。此类患者需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可通过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2、呼吸功能受限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等患者因咳嗽反射减弱或呼吸肌无力,无法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此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或使用呼吸训练器辅助改善通气。
3、免疫力低下
恶性肿瘤、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免疫力较低,病原体易侵入下呼吸道。临床常根据感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以提升免疫力。
预防坠积性肺炎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建议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进行体位引流。若出现发热、咳嗽加剧或痰液变稠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不可自行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