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的外治疗法主要包括局部压迫止血、冷敷止血、填塞法、烧灼法以及药物外用等,需根据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若出血量较大或无法自行缓解,应及时就医处理。
1、局部压迫止血
发生鼻出血时,可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同时头部稍向前倾,避免血液倒流至咽喉部。通常持续按压10分钟左右,多数前鼻孔出血可停止。操作时需保持张口呼吸,避免因紧张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
2、冷敷止血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鼻根部、前额或后颈部,通过低温刺激促使血管收缩。冷敷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避免冻伤皮肤。此方法适用于少量出血或配合其他止血措施使用。
3、填塞法
对于出血量较多或部位较深的情况,需使用无菌棉球、明胶海绵或膨胀止血材料填塞鼻腔。前鼻孔填塞可由专业人员操作,后鼻孔填塞需借助导管引导,填塞物需在24-48小时内取出,以防感染。
4、烧灼法
适用于明确出血点的反复鼻出血,常用化学烧灼(如硝酸银)或电凝术封闭血管。操作需由医生在鼻内镜下完成,治疗后需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焦痂过早脱落引发再出血。
5、药物外用
局部可应用红霉素软膏促进黏膜修复,或用浸有云南白药粉的棉球填塞止血。三七粉等中药制剂也可辅助止血,但需注意药物过敏反应,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
患者进行外治时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反复鼻出血者应排查高血压、血液病等潜在病因。自行处理无效或出血呈喷射状时,需立即前往耳鼻喉科就诊,禁止盲目使用未消毒物品填塞鼻腔,以免造成感染或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