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折后多久能消肿?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折后消肿的时间通常因个体差异和损伤程度而有所不同,一般可能在1-2周内逐渐减轻,但完全消退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具体恢复进程需结合骨折类型、治疗方式及个人护理情况综合判断。

1、急性炎症期

骨折后24-72小时属于急性炎症阶段,局部血管破裂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明显肿胀。此时可通过冰敷、抬高患肢等方式减轻肿胀,通常1-2周内肿胀会逐渐消退。若伴随严重疼痛或皮肤发紫,需及时就医排除血管损伤。

2、亚急性期

骨折后2-4周进入亚急性恢复阶段,此时血肿逐渐机化,软组织修复启动。肿胀程度较初期减轻,但活动后仍可能出现反复。此阶段需遵医嘱进行适度康复训练,如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下垂肢体加重肿胀。

3、恢复期

骨折4周后进入骨痂形成期,肿胀通常明显消退,但完全恢复可能需3-6个月。老年患者或下肢承重部位骨折者,因血液循环较差,消肿时间可能延长。康复期间需注意营养补充,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D,配合物理治疗加速代谢。

骨折后应定期复查X线监测愈合情况,肿胀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警惕感染。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夜间可垫高患肢15-20厘米促进静脉回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配合超声波、气压治疗等物理疗法可有效促进消肿。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