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移植是一种通过手术将健康肾脏移植到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通常适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其核心内容包括适应症、手术过程、术后管理及风险预后等。
1、适应症
肾脏移植主要适用于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即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²,且伴有严重并发症如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电解质紊乱或尿毒症症状。常见病因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等。需排除活动性感染、恶性肿瘤及严重心肺疾病等禁忌证。
2、手术过程
移植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供肾置于髂窝位置,将供肾动脉与髂外动脉吻合,静脉与髂外静脉吻合,输尿管则与膀胱吻合。手术时长约3-4小时,术后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24-48小时。活体供肾移植和尸体供肾移植在冷缺血时间及预后方面存在差异。
3、术后管理
患者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常用三联方案包括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泼尼松。术后前3个月需每周监测血药浓度,定期评估肾功能、血常规及感染指标。排斥反应监测主要依靠血肌酐变化和移植肾超声检查。
4、风险与预后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约10-20%,感染风险较普通人群高3-5倍。新型免疫抑制剂使1年移植肾存活率达95%,5年存活率约80%。长期并发症包括肿瘤发生率增加(约2-5倍)、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
术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及高钾饮食。建议每3个月复查移植肾功能、免疫抑制剂浓度及并发症筛查,出现发热、尿量减少或移植肾区疼痛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