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症状表现主要包括喘息、咳嗽、胸闷、气促以及夜间症状加重等。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氧疗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
1、日常调理
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戒烟并远离刺激性气体。适当进行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急性发作。
2、物理治疗
急性发作时可采用坐位身体前倾姿势缓解呼吸困难,日常可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训练,通过延长呼气时间改善肺通气功能,每周训练3-5次。
3、药物治疗
控制药物常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孟鲁司特钠片、茶碱缓释片等,需长期规律使用。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雾化液等可在急性发作时快速舒张支气管,特布他林片适用于口服紧急处理。
4、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3L/分钟。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氧分压在60mmHg以上。
5、手术治疗
支气管热成形术适用于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通过射频消融气道平滑肌降低收缩反应,需分3次进行。该治疗可使急性发作频率减少32%,但术后仍需维持药物治疗。
哮喘患者应定期监测峰流速值,记录症状日记。急性发作时立即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若用药后未缓解或出现口唇发绀、意识模糊等危象,需立即急诊处理。长期管理需在呼吸科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擅自停用吸入激素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