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根据脱垂程度通常分为三度,即Ⅰ度、Ⅱ度、Ⅲ度。分度的依据主要是子宫颈或子宫体脱出阴道口的位置和程度,具体需结合临床检查判断。
1、Ⅰ度子宫脱垂
子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小于4厘米,但未达到处女膜缘。此时子宫位置下移,但宫颈仍在阴道内,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人群仅在妇科检查时发现。轻度脱垂可通过盆底肌锻炼改善,如凯格尔运动。
2、Ⅱ度子宫脱垂
子宫颈或部分子宫体脱出阴道口外。根据脱垂范围可分为轻、重两型,轻型为宫颈脱出,重型可能伴随部分宫体脱出。患者可能出现下坠感、排尿异常或性生活不适。治疗需结合年龄和生育需求,可选择子宫托或手术修复。
3、Ⅲ度子宫脱垂
整个子宫体完全脱出阴道口外,常合并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此时脱垂组织可能因摩擦出现溃疡、感染,伴随明显的腰骶部酸痛、排便困难等症状。通常需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或盆底重建术。
建议存在盆腔压迫感、排尿异常或发现阴道肿物脱出的人群尽早就医。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负重)和康复训练延缓进展,中重度患者需遵医嘱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