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乙肝是一种什么病?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该病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感染,长期损害肝脏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但也有相当比例的人群无明显临床表现。急性乙肝多数可自愈,但约5%-10%的成人感染者会转为慢性,持续存在的病毒复制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带毒血液或体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不规范医疗操作或母婴垂直传播。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式,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剂疫苗能显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行为时做好防护措施。慢性乙肝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超声,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若出现皮肤黄染、腹水或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肝损伤,应及时前往感染科或肝病专科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