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梗阻性黄疸应做哪些检查?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梗阻性黄疸通常需要进行腹部超声、CT扫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以及血液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及梗阻部位。具体检查项目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综合选择。

1、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是梗阻性黄疸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的特点。通过高频声波成像,可初步判断胆管是否扩张、胆囊是否肿大,并定位梗阻部位,如胆总管结石或胰头占位性病变。该检查对胆管结石的诊断敏感性较高,但对远端胆管梗阻的病因判断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2、CT扫描

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立体观察胆道系统形态。增强CT有助于鉴别肿瘤性病变(如胰头癌、胆管癌)与良性病变(如炎性狭窄),还能评估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及血管浸润程度,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3、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利用磁共振技术无创显示胆管树全貌,对胆管狭窄部位和形态的判断准确性较高。该检查无需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胆胰管结构,特别适用于碘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能有效鉴别结石、肿瘤等不同病因。

4、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既是诊断手段也是治疗手段,通过内镜直接注入造影剂可精确显示胆管梗阻部位和范围。在检查过程中可同时进行组织活检、胆管取石或支架置入等操作,但属于有创检查,存在胰腺炎、出血等并发症风险。

5、血液检查

血液生化检测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可评估黄疸程度和肝细胞损伤情况。肿瘤标志物如CA19-9检测有助于鉴别恶性梗阻,但需结合影像学结果综合分析。

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初步检查结果选择后续诊疗方案,患者应配合完成相关检查,避免自行判断或延误诊治。检查前后需遵循医嘱做好肠道准备或饮食控制,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