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患者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外用抗菌药物、抗感染药物、促进愈合药物等进行治疗,同时结合清创处理和物理治疗有助于恢复。褥疮的治疗需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方法,严重时建议及时就医。
1、外用抗菌药物
褥疮伴有局部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磺胺嘧啶银乳膏等,能抑制细菌繁殖,控制创面炎症反应。用药前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保持敷料干燥。
2、抗感染药物
若出现发热、渗液增多等全身感染症状,可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避免耐药性产生。
3、促进愈合药物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康复新液等能加速肉芽组织生长,藻酸盐敷料可吸收渗液并形成凝胶膜,为创面提供湿润愈合环境,适合Ⅱ-Ⅲ期褥疮使用。
4、清创处理
对于坏死组织较多的创面,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必要时采用胶原酶软膏或外科清创术去除腐肉,但需注意避免损伤健康组织。
5、物理治疗
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紫外线疗法具有杀菌作用,同时建议使用气垫床或翻身枕减轻局部压迫,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
褥疮患者需每日检查皮肤状况,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营养不良者应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若创面持续扩大、深达肌肉或骨骼,需立即到烧伤科或普外科就诊,必要时行皮瓣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