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屈光不正是怎么回事?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屈光不正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长度异常或角膜、晶状体等屈光结构异常,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当以及眼部疾病等,需通过专业验光明确具体类型。

1、遗传因素

部分屈光不正与遗传有关,如父母存在高度近视、远视或散光时,子女发生屈光不正的概率较高。这类情况可能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先天发育异常相关,通常需通过配戴眼镜或角膜塑形镜矫正。

2、用眼习惯不当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阅读姿势不正确或光线不足等因素可导致睫状肌过度调节,引发假性近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真性轴性近视。日常可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缓解调节痉挛,并配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眼疲劳。

3、眼部疾病

圆锥角膜、晶状体脱位等病变会直接改变眼球屈光状态。如圆锥角膜会导致不规则散光,需通过角膜交联手术控制进展;晶状体半脱位可能引起高度散光,严重时需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这类器质性病变常伴随视力骤降、重影等症状。

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头痛等屈光不正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散瞳验光。根据验光结果选择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屈光手术等矫正方式,18岁以下青少年应每半年复查一次屈光度数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