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阑尾炎粪石是什么?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阑尾炎粪石是引发阑尾炎的重要诱因之一,主要由肠道内容物在阑尾腔内滞留、浓缩后形成硬块。这类粪石可能堵塞阑尾腔,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细菌感染,进而诱发急性阑尾炎。

1、粪石的形成

阑尾腔狭窄且与盲肠相通,当肠道蠕动异常或便秘时,粪便残渣、黏液以及脱落的肠黏膜细胞等物质可能滞留于阑尾腔内。这些物质经过水分吸收和细菌作用后逐渐变硬,最终形成类似结石的粪石。高脂低纤维饮食或肠道功能紊乱者更易发生。

2、粪石导致阑尾炎的机制

粪石堵塞阑尾腔后,腔内压力升高,阻碍血液及淋巴液回流。此时阑尾黏膜缺血缺氧,防御功能下降,肠道内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大量繁殖并侵入阑尾壁,引发急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等症状。

3、粪石相关危害

未及时处理的粪石可能造成阑尾壁坏死、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部分患者的粪石可能进入腹腔,成为继发性腹膜炎的感染源。研究显示,约30%-40%的急性阑尾炎病例与粪石存在直接关联。

若确诊为粪石性阑尾炎,通常建议尽早手术切除病变阑尾。对于暂时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腹痛加剧、持续高热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降低粪石形成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