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因严重感染或肿瘤而危及生命。该病具有传染性,需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HIV病毒会破坏人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这类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随着病毒复制和免疫细胞减少,患者逐渐进入潜伏期、发病期等不同阶段。病毒可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途径传播,感染后数年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病毒持续损害免疫系统。进入发病期后,患者易发生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机会性感染,或出现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及早进行HIV抗体检测、病毒载量监测可明确诊断。
预防艾滋病需避免高危性行为、拒绝共用注射器、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有创操作等。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坚持规范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感染者需定期复查免疫功能和病毒水平,避免传染他人。若发生高危暴露,72小时内可进行阻断治疗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