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感冒通常可以吃退烧药、感冒药、中成药等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体用药应根据症状和年龄选择,避免自行用药。
1、退烧药
如果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同时能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需注意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6个月以下婴儿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2、感冒药
针对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复方感冒药。此类药物含抗组胺成分可减轻鼻部症状,但对2岁以下幼儿可能引发嗜睡等副作用,2018年FDA已警示需谨慎使用。用药期间需避免重复使用含相同成分的药物,防止药物过量。
3、中成药
在中医辨证指导下,可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这些中成药多含柴胡、连翘等成分,具有疏风解表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咽痛。需注意不同证型用药差异,风寒感冒不宜使用清热类药物,且中成药需与西药间隔1小时服用。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按体重30ml/kg计算。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为宜。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出现抽搐、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或拒绝进食等情况,需立即就医。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记录体温变化曲线,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