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通常分为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检查后处理三个步骤,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操作。检查主要用于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病变,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或治疗。
1、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禁食6-8小时,禁水2-4小时,确保胃内无食物残留。检查前需口服祛泡剂和咽部麻醉剂,前者能消除胃黏膜表面气泡,后者可减轻插管时的不适感。有活动假牙者需提前取出,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调整降压药服用时间。
2、检查过程
患者取左侧卧位,医生将镜体经口缓缓插入。镜体前端配有摄像头和光源,可实时传输胃部影像至显示屏。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生指令进行吞咽动作,医生会依次观察食管、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等结构。发现可疑病变时,可通过活检孔道取2-3块组织送检。
3、检查后处理
检查结束后需静坐观察30分钟,待咽喉麻醉作用消退后再饮水。若进行活检,术后2小时内应禁食,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咽喉轻微疼痛或腹胀,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出现呕血、黑便、持续腹痛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精细操作,因使用的镇静药物可能影响反应能力。胃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前后应严格遵循医嘱,及时向医生反馈既往病史、过敏史及用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