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发生主要与高尿酸血症有关,当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当、肥胖、遗传因素、疾病因素以及药物影响等。
1、饮食不当
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嘌呤代谢后会产生尿酸,过量摄入可能使血尿酸水平升高。酒精尤其是啤酒会抑制尿酸排泄,进一步增加痛风风险。
2、肥胖
超重人群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可能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脂肪组织分解产生的酮体也会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滞留。
3、遗传因素
约10%-25%患者存在家族史,基因缺陷可能导致尿酸转运蛋白功能异常,使得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或分泌减少,造成排泄障碍。
4、疾病因素
慢性肾脏病会导致尿酸排泄能力下降,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常伴随尿酸代谢异常。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因细胞大量破坏,核酸分解会产生过多尿酸。
5、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会减少肾小管分泌尿酸,小剂量阿司匹林、抗结核药吡嗪酰胺等药物也可能干扰尿酸代谢,导致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泄。急性发作期需尽早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切忌自行服用降尿酸药物以免加重关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