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泻药有哪些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泻药通常有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以及促动力泻药等类型,具体用药需遵医嘱。临床常见的泻药需根据便秘类型及病因选择,不可自行滥用。

1、容积性泻药

容积性泻药包括硫酸镁、聚卡波非钙等,这类药物通过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从而缓解便秘。其作用温和,适用于轻度便秘患者,尤其是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引起的便秘。但需注意服药期间需多喝水,否则可能加重肠道堵塞。

2、渗透性泻药

乳果糖、聚乙二醇等属于渗透性泻药,可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促进水分分泌,软化粪便。此类药物常用于急性便秘或术前肠道准备,起效较快,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严格按疗程使用。

3、刺激性泻药

比沙可啶、番泻叶提取物等刺激性泻药直接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这类药物起效迅速,适用于顽固性便秘,但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肠黏膜,导致结肠黑变病或药物依赖性便秘。

4、润滑性泻药

液体石蜡、甘油制剂等通过润滑肠壁、软化粪便发挥作用,常用于老年患者或排便困难者。短期使用安全性较高,但长期使用可能干扰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且存在误吸风险,卧床患者需谨慎使用。

5、促动力泻药

普芦卡必利、莫沙必利等促动力药物通过激活5-HT4受体增强肠道蠕动,适用于慢性传输型便秘。这类药物需注意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心脏病患者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日常出现便秘应先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适当运动。若症状持续或伴随腹痛、便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肠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使用泻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长期依赖,防止掩盖器质性疾病或引发肠道功能损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