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甲流后一般需根据病情选择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物、止咳药物等进行治疗,同时配合支持治疗。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年龄、并发症等情况制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抗病毒治疗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首选药物,能抑制病毒在体内扩散。玛巴洛沙韦等RNA聚合酶抑制剂也可用于12岁以上患者,单次服药即可起效。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疗程通常为5日。
2、对症治疗
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咳嗽剧烈者可用右美沙芬糖浆镇咳,痰液粘稠者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液祛痰。鼻塞严重时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冲洗。
3、并发症防治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出现气促、指脉氧下降等肺炎表现时,应及时住院进行氧疗,必要时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炎症反应。
4、支持治疗
保证每日2000-3000ml饮水量,维持电解质平衡。选择牛奶、鸡蛋羹等易消化食物,每日保证8小时以上睡眠。体温正常后仍需居家观察3-5天,避免剧烈运动。
甲流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确诊后需进行隔离治疗。用药期间若出现幻觉、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或持续高热超过3天,应立即前往感染科就诊。特殊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更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