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肺痈中医辨证论治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肺痈的中医辨证论治需根据具体证型选择相应方药,常见证型包括风热犯肺、痰热壅肺、热毒成痈、痈溃脓出及气阴两虚等。患者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诊治。

1、风热犯肺

此证型多见于肺痈初期,表现为发热恶寒、咳嗽痰黄、咽痛等。治法以疏风清热为主,可选用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其中连翘、金银花等药物能疏散风热,桔梗、薄荷可利咽止咳,适用于外感风热侵袭肺卫的阶段。

2、痰热壅肺

症见高热烦渴、咳吐黄稠脓痰、胸痛等。治疗宜清热化痰,常用千金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苇茎、冬瓜仁可清肺排脓,桃仁活血散结,生石膏、麻黄配伍能宣肺泄热,适用于痰热瘀结于肺的阶段。

3、热毒成痈

此阶段可见咳吐腥臭脓血痰、胸痛剧烈、壮热不退。需清热解毒、化瘀消痈,选用如苇茎汤合五味消毒饮。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加强解毒之力,配合赤芍、丹皮凉血散瘀,适用于热毒炽盛、血败肉腐成痈期。

4、痈溃脓出

脓痰大量排出后,需托毒排脓、扶正祛邪。可选用桔梗汤合千金苇茎汤加黄芪。桔梗、甘草排脓解毒,黄芪益气托毒,薏苡仁利湿排浊,适用于脓毒外泄、正虚邪恋的病机转变期。

5、气阴两虚

恢复期多见低热盗汗、气短乏力、痰少质黏。治宜益气养阴,常用沙参麦冬汤合生脉散。沙参、麦冬滋阴润肺,五味子收敛肺气,太子参益气生津,适用于邪退正虚、气阴耗伤的后期调养阶段。

肺痈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辛辣燥热食物。急性期应配合西医抗感染治疗,咳吐脓痰时需采取体位引流。用药过程中若出现病情加重或咯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