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俯卧位通气的作用是什么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俯卧位通气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体位来改善呼吸功能的治疗方式,通常具有改善氧合、促进分泌物排出、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增加功能残气量以及改善通气/血流比等作用。具体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1、改善氧合

俯卧位时背部肺泡受重力影响较小,部分塌陷的肺泡可能重新开放,从而增加氧合面积,提高血氧饱和度。这一作用尤其适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2、促进分泌物排出

体位改变可利用重力作用促进气道分泌物向主支气管移动,配合胸部物理治疗时效果更明显,有助于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3、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该体位能使肺部通气分布更均匀,降低局部肺泡过度膨胀的风险,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可减少气压伤等并发症。

4、增加功能残气量

俯卧时膈肌位置改变使胸腔容积相对扩大,有助于保持更多气体存留在肺泡中,维持肺泡稳定性。

5、改善通气/血流比

通过调整重力对血流分布的影响,使血流更多流向通气良好的肺区域,从而优化通气与血流比例,提升气体交换效率。

实施俯卧位通气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通常在重症监护室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预防压力性损伤、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对于存在脊柱损伤、严重颅高压等禁忌证的患者不宜采用此疗法。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