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突发胃痛可通过调整姿势、局部热敷、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常见原因可能与饮食不当、胃痉挛、胃溃疡等疾病有关,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调整姿势
胃痛发作时建议采取屈膝侧卧位,有助于放松腹部肌肉,减轻胃部痉挛引起的疼痛。避免平躺或压迫腹部,以免加重不适感。若伴有反酸症状,可适当垫高上半身,防止胃酸反流刺激食道。
2、局部热敷
用40-45℃的热水袋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对于受寒或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痛效果较明显。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该方法。
3、药物治疗
若疼痛较明显,可遵医嘱服用铝碳酸镁片、雷尼替丁胶囊、复方颠茄氢氧化铝片等药物。这些药物可分别通过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等机制缓解症状。用药前需排除药物过敏史,避免同时服用其他抑酸药物。
4、适当饮水
饮用35-38℃的温开水,每次不超过200ml,有助于稀释胃酸、促进胃肠蠕动。但需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否则可能加重胃胀不适。若伴有严重呕吐或无法进食,则需禁饮禁食。
若采取上述措施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呕血、剧烈呕吐、板状腹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日常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长期反复胃痛者建议完善胃镜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