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伤的处理方法包括解除压迫、冷敷、固定患肢、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若出现严重肿胀或肢体活动障碍,应及时就医评估。
1、解除压迫
尽快移除压在伤处的重物,避免继续压迫导致组织缺血。若肢体被卡压时间较长,需注意解除压力后可能因血液循环恢复引发再灌注损伤,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冷敷
受伤后24~48小时内可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局部炎症反应。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固定患肢
使用夹板或支具固定受伤部位,减少活动造成的二次损伤。如怀疑存在骨折,需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避免随意搬动。
4、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胶囊等止痛药物。若存在开放性伤口,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5、手术治疗
对于出现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挤压伤,需急诊行筋膜切开减压术。若发生大面积肌肉坏死或血管神经损伤,可能需清创修复或截肢以挽救生命。
发生挤压伤后需避免按摩或热敷患处,以免加重肿胀。若出现肢体麻木、皮肤苍白、无脉等缺血表现,或尿液呈茶色等横纹肌溶解症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处理。所有治疗均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