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疼痛可能是牙周炎、牙外伤、龋齿、骨质疏松或颌骨肿瘤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齿松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长期牙菌斑和牙石刺激会导致牙龈红肿、牙槽骨吸收,牙齿逐渐松动并伴随咀嚼疼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一般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龈下刮治,并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
2、牙外伤
外力撞击或咬硬物可能导致牙周膜损伤、牙根折裂,引发牙齿明显松动和持续性疼痛。此类情况常伴随牙龈肿胀、牙齿移位等表现。需及时进行牙齿固定术,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拔牙修复。
3、龋齿
深龋发展至牙髓炎时,细菌感染可能通过根尖孔扩散至牙周组织,导致根尖周炎。此时牙齿会出现叩痛、松动,伴随剧烈自发痛和夜间痛。治疗需清除腐坏组织,进行根管治疗后安装牙冠修复。
4、骨质疏松
全身性骨密度降低可能影响颌骨骨质,导致牙齿支持结构薄弱。这种情况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或长期缺钙人群,常表现为多颗牙齿渐进性松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配合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
5、颌骨肿瘤
颌骨囊肿或恶性肿瘤会破坏牙槽骨结构,导致牙齿异常松动和局部麻木感。这种情况可能伴随面部肿胀、牙齿移位等症状,需通过CT检查确诊,通常需要手术切除病灶并配合放化疗。
若出现牙齿松动疼痛且持续加重,特别是伴随牙龈肿包、牙齿移位等情况,建议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并配合牙线清洁,避免用松动牙咬硬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