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状腺瘤通常是良性肿瘤,但存在一定恶变风险,不能直接等同于癌症。其是否发展为癌症需结合具体病情评估。
1、良性肿瘤性质
绒毛状腺瘤属于结肠息肉的一种类型,病理表现为腺体结构异常增生,但未突破基底膜形成浸润性生长。这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高,生长速度较慢,多数情况下不会立即威胁生命。
2、恶变风险较高
相较于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可达30%-50%。肿瘤体积越大(直径超过2cm)、绒毛成分比例越高(超过75%),发生异型增生或癌变的可能性越大。部分病例可能在确诊时已存在局灶癌变。
3、癌变条件
当腺瘤细胞出现重度异型增生、突破黏膜肌层形成浸润性生长时,才会被诊断为腺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15年演变时间,期间可通过肠镜监测发现形态改变,如表面糜烂、质地变硬或基底部凹陷等癌变征象。
发现绒毛状腺瘤应及时进行内镜下切除,术后需每1-3年复查肠镜。若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可疑癌变,建议结合腹部CT等检查明确分期,由消化科和外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