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倒走有哪些利弊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倒走作为一种反向运动方式,通常具有改善平衡能力、缓解腰部不适、增强下肢协调性等益处,但也需注意潜在的运动风险。进行倒走锻炼时需结合自身情况,避免过度或不当练习。

1、改善平衡能力

倒走时需要依靠视觉以外的感官来维持身体稳定,例如前庭系统和本体感觉。这种锻炼方式能刺激小脑及神经系统,帮助提升对姿势的控制能力,尤其对中老年人预防跌倒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初练者可能出现头晕等不适,需循序渐进。

2、缓解腰部不适

倒走过程中腰背肌群处于持续收缩状态,有助于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减轻腰椎间盘压力。对于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适度倒走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期或严重脊柱病变者应避免此项运动。

3、增强下肢协调性

反向行走时下肢关节活动方向与日常动作相反,能锻炼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肌群的协同能力,提高膝关节稳定性。这种运动模式对长期久坐人群的下肢功能恢复有益,但需注意路面平整度,避免踝关节扭伤。

进行倒走锻炼应选择平坦开阔的场地,穿着防滑运动鞋,初期可在他人的保护下练习。建议从每次5-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长,若出现膝关节疼痛、头晕目眩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患有严重骨质疏松、平衡功能障碍或心血管疾病者,需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适合此项运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