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作为中药材,通常具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驱虫防蛀、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改善皮肤问题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中医理论和实际应用中。
1、祛风散寒
中医认为樟木性温,能够驱散体内的风邪和寒邪。对于风寒侵袭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通过煎煮樟木进行熏蒸或外敷,帮助缓解局部不适。
2、消肿止痛
樟木含有的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对于跌打损伤导致的局部肿胀疼痛,可将其捣碎后外敷于患处,通过促进炎症吸收来减轻肿痛感。
3、驱虫防蛀
樟木特有的芳香气味对衣蛾、蟑螂等害虫有驱避效果,常被制成樟脑丸用于衣物、书籍的防虫保存。但需注意孕妇及婴幼儿应避免直接接触高浓度樟木制品。
4、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临床常用樟木配合艾灸疗法,其温热特性可刺激穴位,加速气血运行。对于寒凝血瘀引起的四肢发冷、麻木等症状有一定辅助改善作用。
5、改善皮肤问题
樟木煎水外洗可缓解湿疹、疥癣等皮肤瘙痒症状。其抗菌成分能抑制部分致病微生物,但皮肤破溃处应慎用,以免产生刺激。
需要提醒的是,樟木所含的樟脑具有一定毒性,内服需严格遵医嘱。日常使用时应控制剂量和接触时间,过敏体质者使用前建议进行皮肤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