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检查通常包括表面麻醉、体位准备、插入内镜、观察鼻腔结构以及必要时取样等步骤,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具体流程根据患者鼻腔情况可能略有差异。
1、表面麻醉
医生会使用利多卡因喷雾或棉片对鼻腔黏膜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检查时的不适感。麻醉剂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可使鼻甲、鼻道等敏感区域暂时失去痛觉,但患者仍能感受到器械接触。
2、体位准备
患者需保持坐位并稍后仰,头部固定于专用支架。这种体位能使鼻腔自然扩张,便于医生通过前鼻孔观察中鼻道、嗅裂、鼻咽部等区域,同时减少因体位改变导致的检查盲区。
3、插入内镜
医生将直径约2.7-4.0毫米的硬性内镜或柔性纤维镜从前鼻孔缓慢推进。内镜会依次经过鼻前庭、下鼻道、中鼻道,重点观察鼻咽顶后壁、咽鼓管咽口等结构,操作时需避免触碰鼻中隔易出血区。
检查后1小时内应避免进食饮水以防误吸。若出现少量鼻出血或鼻腔异物感,通常会在24小时内自行缓解。建议检查前清理鼻腔分泌物,有严重鼻中隔偏曲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提前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