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脏瓣膜病的成因是什么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成因主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瓣膜畸形、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等因素。具体病因需结合患者病史和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1、风湿性心脏病

这是心脏瓣膜病最常见的病因,主要由于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累及心脏瓣膜,导致瓣膜增厚、粘连或钙化。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时需通过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炎症。

2、先天性瓣膜畸形

胎儿期发育异常导致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肺动脉瓣狭窄等结构缺陷,可能伴随胸闷、发绀等症状。新生儿期可通过心脏超声确诊,部分病例需在儿童期进行球囊扩张术或外科矫治,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改善心功能。

3、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瓣膜组织发生纤维化或钙化,常见于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典型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使用降压药物延缓进展,重度狭窄患者需考虑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4、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等病原体侵袭瓣膜导致赘生物形成,可能引发瓣膜穿孔或关闭不全。患者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需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等,必要时需手术清除感染灶。

5、其他因素

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扩大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硬化可能加速瓣膜钙化进程。此类患者需要控制基础疾病,使用降压药和降脂药物进行综合管理。

出现心脏杂音、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瓣膜病变程度。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遵医嘱规范治疗基础疾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需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必要时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