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护理伤口的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清洁干燥、预防感染、观察愈合情况、合理补充营养以及避免剧烈活动等。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风险。
1、保持清洁干燥
术后伤口需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沾水。可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轻轻擦拭周围皮肤,保持局部干燥。若敷料被渗液浸湿,应及时更换以防止细菌滋生。
2、预防感染
按照医嘱使用碘伏溶液、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菌药物。接触伤口前需彻底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触碰创面。若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征兆,需立即就医处理。
3、观察愈合情况
每天检查伤口有无异常肿胀、渗血或异常分泌物。正常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瘙痒,但若疼痛加剧或出现脓性分泌物,提示可能出现愈合不良,需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4、合理补充营养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及乳制品,同时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均衡饮食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速表皮细胞再生。
5、避免剧烈活动
术后2-4周内应限制患处大幅度运动,防止缝线撕裂或伤口张力过大。上肢伤口需减少提重物,下肢伤口应避免长时间站立,必要时使用支具保护。
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换药和复诊,拆线时间应根据伤口部位和愈合情况决定。恢复期间注意穿着宽松衣物,避免摩擦伤口。若发现伤口渗血不止、异常膨出或持续疼痛超过3天,应立即返院检查处理。保持积极心态和充足休息,有助于机体修复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