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的静息心率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钟,心率48次/分钟属于心动过缓,是否具有生命危险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部分健康人群如运动员可能出现生理性心率偏低,但若伴随症状则需警惕病理因素。
心动过缓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病因和临床表现。对于长期进行耐力训练的人群,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可能是心脏功能良好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无生命危险。但若出现头晕、黑朦、晕厥、胸闷气促等症状,可能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器质性心脏病,这类情况存在心脏骤停风险,需要立即就医。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等代谢异常,以及β受体阻滞剂过量等药物因素导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同样可能危及生命。
建议定期监测心率和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若出现意识丧失、持续胸痛等危急症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诊病理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方案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