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由心房、心室、心脏瓣膜、传导系统和冠状动脉等结构组成,各结构协同完成泵血和维持血液循环的功能。
1、心房
心脏分为左心房和右心房,位于心脏上部。左心房通过肺静脉接收来自肺部的富氧血液,右心房通过腔静脉接收来自全身的缺氧血液。心房壁较薄,收缩时可将血液推送至心室。心房与心室之间通过房室口相连,内部有瓣膜结构防止血液倒流。
2、心室
心脏下部为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心室肌肉壁最厚,负责将富氧血液泵入主动脉供应全身;右心室将缺氧血液泵入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心室收缩时产生心尖搏动,其泵血力量是维持血压的关键。心室舒张时则通过房室瓣接收来自心房的血液。
3、心脏瓣膜
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室之间,三尖瓣位于右心房室之间,均通过腱索与乳头肌连接防止瓣膜翻转。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分别位于心室出口处,通过半月形结构确保血液单向流动。瓣膜开闭会产生特征性心音。
4、传导系统
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及浦肯野纤维。窦房结作为起搏点产生电冲动,通过传导系统协调心房心室收缩。传导异常会导致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颤动等。
5、冠状动脉
包括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包绕心脏表面形成血管网。左冠状动脉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心系统;右冠状动脉供应右心和部分传导系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日常应注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监测血压和心率。若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脏结构异常,维护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