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液囊肿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下的良性囊性病变,主要由唾液腺导管阻塞或破裂导致黏液外渗、积聚形成。常见于下唇、颊部等位置,通常表现为无痛性、半透明或淡蓝色的小肿物,触感柔软且边界清晰。
口腔黏液囊肿的形成与局部外伤、咬唇习惯、唾液腺导管损伤等因素有关。当导管受损后,唾液无法正常排出,逐渐在黏膜下积聚形成囊肿。部分患者可能因反复咬伤或炎症刺激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临床诊断时,医生通常通过视诊、触诊结合病史进行判断,必要时通过穿刺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若确诊为口腔黏液囊肿,较小的囊肿可能自行消退,但多数需手术切除。日常应避免咬唇、吮吸黏膜等不良习惯,减少局部刺激。若口腔内出现持续存在的肿块或反复破溃,建议及时到口腔科就诊,由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切勿自行挑破或挤压,以免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