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引起的体温升高程度与中暑类型有关,通常体温可能达到38℃以上,严重时可超过40℃。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热射病,不同类型的体温表现存在差异。
先兆中暑阶段患者体温多在正常范围或轻微升高,一般不超过38℃,此时可能出现头晕、口渴、多汗等症状。轻症中暑患者体温常超过38℃,伴随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脉搏加快等表现。若发展为热射病,体温可急剧上升至40℃以上,并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严重症状,属于临床急症。
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并用湿毛巾冷敷额头、腋下等部位。对于体温超过38.5℃者,可辅助使用冰袋降温,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若体温持续升高超过40℃或出现意识障碍,必须立即送往急诊科救治,医生可能会采取静脉补液、血液净化等抢救措施。
夏季高温期间建议避免在11:00-15:00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户外工作者应每工作1小时休息10分钟,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出现头痛、恶心等中暑前兆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在阴凉处休息。体温监测可作为判断中暑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建议家庭备用水银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进行定期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