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粘度异常是怎么回事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粘度异常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或红细胞增多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该现象通常由于血液成分改变或流动阻力增加导致,可能伴随头晕、乏力或血栓形成等症状。

1、生理性原因

长期饮水不足或高脂饮食会导致血液浓缩或血脂水平升高,从而引起暂时性血粘度异常。这类情况通常通过适量补液、调整饮食结构(如减少动物内脏摄入)后即可改善,无需特殊药物治疗。

2、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增生异常导致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直接提升血液粘稠度。患者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头痛等症状,需进行血液检查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羟基脲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必要时采用放血疗法控制红细胞数量。

3、糖尿病

持续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小板聚集并增加纤维蛋白原浓度。患者常伴有多饮多尿症状,需监测血糖水平。治疗包括使用二甲双胍片、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

4、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壁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剪切力改变引发血液粘滞度升高。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肢体麻木等症状,可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治疗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配合辛伐他汀片稳定斑块。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ml左右饮水量,避免久坐不动。若出现视物模糊、持续性头痛或肢体肿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到血液科或心血管内科就诊,通过血流变学检查、凝血功能检测等评估血液状态,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