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母作为一味中药材,一般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收敛固涩以及治疗头晕目眩等功效和作用。其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使用。
1、平肝潜阳
珍珠母味咸性寒,归肝经,能平抑上亢的肝阳,常用于缓解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其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和血管功能发挥镇静作用。
2、安神定惊
该药材能安定神志,对于心悸失眠、惊痫癫狂等心神不宁症状有改善作用,可能与所含的碳酸钙等成分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相关。
3、清肝明目
通过清泻肝火改善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眼部不适,传统用法常与菊花、决明子等配伍使用,有助于缓解眼部充血和疲劳。
4、收敛固涩
对溃疡不敛、湿疮湿疹等皮肤问题,外用可促进创面愈合。其收敛作用也体现在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脘不适,常与海螵蛸等配伍。
5、治疗头晕目眩
通过平肝潜阳与镇静安神的双重作用,对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伴随的头晕症状有协同改善效果,临床多与天麻、钩藤等药材配伍使用。
使用珍珠母需注意,其性寒质重,脾胃虚寒者慎用。入药前应经过专业炮制处理,煎煮时建议先煎以充分释放有效成分。若需长期服用或与其他药物配伍,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同用可能增强中枢抑制作用。外用时应注意患处清洁,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