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分类主要根据病变性质和组织来源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以及临界性肿瘤三大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方面存在差异。
1、良性肿瘤
这类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晰,通常不会发生转移。常见的类型包括成釉细胞瘤、多形性腺瘤、乳头状瘤等。例如成釉细胞瘤多发生于下颌骨,可能引起颌骨膨隆;多形性腺瘤常见于腮腺,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良性肿瘤一般通过手术切除即可有效治疗,复发风险较低。
2、恶性肿瘤
具有侵袭性强、易转移的特点,常见类型有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和肉瘤等。其中鳞状细胞癌占口腔癌的90%以上,好发于舌缘、牙龈等部位,早期可能表现为溃疡经久不愈。治疗需结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预后与发现早晚密切相关。
3、临界性肿瘤
这类肿瘤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如骨巨细胞瘤、造釉细胞纤维瘤等。其特点为局部侵袭性生长,虽无远处转移倾向,但手术后易复发。例如骨巨细胞瘤常破坏颌骨结构,需扩大范围切除并定期复查。
若发现口腔黏膜白斑、长期不愈的溃疡或异常肿块,建议尽早就诊口腔颌面外科。通过病理活检明确肿瘤性质后,医生会根据分类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日常需避免吸烟、嚼槟榔等危险因素,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