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失眠针灸应取哪些部位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失眠针灸治疗通常选取神门穴、内关穴、三阴交、百会穴及安眠穴等部位。具体穴位的选择需由中医师通过辨证施治确定,根据患者体质差异调整治疗方案。

1、神门穴

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原穴。针灸此穴可通过调节心经气血,缓解心肾不交引起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症状,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临床常配合太溪穴使用,改善阴虚火旺型失眠。

2、内关穴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慌心悸伴发的失眠症状。现代研究表明其能调节5-羟色胺水平,对焦虑性失眠效果显著。

3、三阴交

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是肝脾肾三经交汇穴。针灸此处可同时调理三脏功能,适用于更年期失眠、气血不足型失眠,尤其对伴有月经不调或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效果更佳。

4、百会穴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为督脉要穴。针灸该穴可升举阳气、平衡阴阳,对脑力劳动过度引起的神经衰弱型失眠有效,常配合四神聪穴加强安神效果。

5、安眠穴

在耳垂后方凹陷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为经外奇穴。直接刺激睡眠相关神经反射区,能快速缓解顽固性失眠,对各类失眠均有一定调节作用,常作为主穴或配穴使用。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针灸治疗,操作前需告知医师既往病史及药物使用情况。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若配合耳穴压豆、中药调理等综合疗法,可增强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