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否治愈需要根据疾病分期及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目前该病虽难以彻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实现长期生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的血液肿瘤,疾病进展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三个阶段。在慢性期阶段,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靶向药物治疗,约80%患者能达到深度分子学缓解,部分患者甚至可停药维持无治疗缓解状态。对于年轻且配型成功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目前唯一可能实现根治的方法,移植后五年生存率可达60-80%。若进入加速期或急变期,治疗效果会显著下降,此时需采用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方案控制病情。
建议患者在确诊后尽早开始规范治疗,定期进行BCR-ABL融合基因定量检测评估疗效。治疗期间需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均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脾破裂。当出现药物耐药或疾病进展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考虑参加新药临床试验。通过医患配合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