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接触传播是什么意思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途径。这种传播方式在多种传染性疾病中较为常见,需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感染风险。

直接接触传播指感染者与健康人通过皮肤、黏膜或体液直接接触导致病原体转移,例如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皮肤接触传染疥疮等。间接接触传播则是通过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餐具或医疗器械等,再经手部接触口鼻眼黏膜引发感染,常见于流感、手足口病等疾病。病原体可在环境中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如诺如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2周,这增加了传播可能性。接触传播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微生物类型,不同病原体的传播效率与环境抵抗力存在差异。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接触传播的关键,建议使用肥皂流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触摸面部,定期对高频接触物品表面进行消毒。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感染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医疗机构对接触传播疾病患者应采取单间隔离措施,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手卫生和防护装备使用规范。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