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脾散主要由白术、茯苓、木瓜、木香、大腹子、草果仁、附子、干姜、厚朴、炙甘草、生姜、大枣等中药组成。该方剂具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腹胀等症状。
1、白术
白术为君药之一,味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水液代谢。
2、茯苓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与白术配伍可加强祛湿效果,缓解肢体浮肿。
3、木瓜
木瓜酸温,归肝、脾经,可舒筋活络、化湿和胃,常用于缓解湿阻中焦导致的脘腹胀满、筋脉拘急。
4、木香
木香辛温,归脾、胃、大肠经,擅长行气止痛,可调理脾胃气滞,减轻腹胀、腹痛等不适。
5、大腹子
大腹子即槟榔,辛温归胃、大肠经,能行气导滞、利水消肿,常用于消除气滞水停引起的水肿和腹部胀满。
6、草果仁
草果仁辛温,归脾、胃经,具有燥湿温中、截疟的功效,可改善寒湿内阻导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7、附子
附子大辛大热,归心、肾、脾经,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用于温补脾肾阳气,缓解四肢厥冷、畏寒肢凉。
8、干姜
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与附子配伍增强温阳散寒之力。
9、厚朴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能行气燥湿、消积除满,常用于缓解湿阻气滞导致的脘闷腹胀。
10、炙甘草
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可调和诸药、补脾益气,缓解附子、干姜的燥烈之性。
11、生姜
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能温中止呕、散寒解表,作为引经药增强全方温散水湿的作用。
12、大枣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与生姜配伍调和营卫,保护脾胃免受峻烈药物刺激。
实脾散需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服药期间应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阳虚水肿者需注意保暖,定期复诊调整药方。若出现口干、咽痛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