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急性期通常持续约1-2周,具体时间因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这一阶段是脑组织缺血损伤的关键时期,也是治疗干预的黄金窗口期。
脑梗急性期的核心病理变化是缺血区脑细胞水肿和坏死,通常在发病后24-48小时达到高峰。此时血脑屏障破坏、炎症反应加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波动。医学上将发病后4.5小时内定义为超急性期,此阶段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最佳。随着时间推移,病灶周围半暗带组织逐渐形成不可逆损伤,因此发病后2周内都属于需要密切监护的急性期。
急性期的持续时间与梗死灶大小直接相关,小面积腔隙性梗死可能1周左右进入亚急性期,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可能延长至3周。高龄、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会延缓病理进程,导致急性期延长。此阶段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预防脑水肿加重和并发症发生。若出现意识障碍加深、瞳孔不等大等症状,提示可能需要外科干预。
建议发病后立即送医,在神经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家属需注意患者体位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协助翻身预防压疮。治疗期间避免擅自调整用药方案,特别是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