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神经保护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1、溶栓治疗
发病后4.5小时内可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如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超过时间窗可能采用动脉溶栓,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
2、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期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扩展。对于轻型卒中或高危人群,可能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1天。
3、抗凝治疗
合并房颤等心源性栓塞患者,需使用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预防新血栓形成。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注意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4、神经保护治疗
依达拉奉注射液可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脑细胞损伤,丁苯酞软胶囊能改善侧支循环。这类药物多用于急性期辅助治疗,需结合患者肝肾功能使用。
5、手术治疗
大血管闭塞且符合适应证者,可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时间窗可延长至24小时。大面积脑水肿危及生命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缓解颅内高压。
发生脑梗塞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黄金时间窗内到达具备卒中救治资质的医院。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