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测试眼睛视力通常需要通过视力表检查、验光检查以及眼底检查等方法综合评估。这些检查需在专业医疗机构由医生操作,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1、视力表检查
这是最基础的视力检测方法。患者需站在距离标准对数视力表5米处,单眼辨认不同方向的“E”字缺口。医生根据最小可识别视标的大小判断裸眼视力,正常视力标准为1.0。此检查可初步筛查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问题,但无法区分视力下降的具体原因。
2、验光检查
包括电脑验光和综合验光两个步骤。电脑验光仪通过红外线扫描眼球的屈光状态,自动生成近视、远视、散光的度数范围。综合验光则需患者佩戴试镜架,通过反复比对不同镜片的主观清晰度,精确确定矫正度数。对于青少年或调节功能异常者,可能需使用阿托品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
3、眼底检查
使用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等设备观察眼底结构。医生可评估视网膜、视神经、黄斑区是否存在病变,如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致盲性眼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还能对黄斑区进行断层成像,精确检测细微病变。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特别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人群需缩短复查间隔。日常需保持用眼距离30厘米以上,每用眼40分钟闭目休息5分钟。若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眼压测量、视野检查等深度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