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女性尿失禁如何治疗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女性尿失禁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方案需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常见原因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混合型尿失禁,需针对性处理。

1、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体重可减轻腹部压力,建议BMI维持在18.5-24.9。减少每日液体摄入量至1500-2000ml,尤其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建议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200mg(约2杯咖啡)。吸烟者应戒烟,因尼古丁会刺激膀胱逼尿肌。

2、盆底肌训练

凯格尔运动需持续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肌肉3-5秒后放松,每日进行3组、每组10-15次,持续3个月有效率可达70%。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监测肌电信号,帮助患者掌握正确收缩方法。阴道锥训练使用20-100g重物,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可增强肌肉耐力。

3、药物治疗

M受体拮抗剂如索利那新(5mg/日)可减少膀胱过度活动,但可能引起口干、便秘。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50mg/日)能松弛逼尿肌,更适合高血压患者。绝经后女性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如雌三醇乳膏)可改善尿道黏膜萎缩。

4、物理治疗

经阴道电刺激治疗每周2次、每次20分钟,电流强度10-50mA,通过神经调节改善控尿功能。磁刺激治疗采用1.5T磁场,每次30分钟,适用于不能耐受侵入性操作者。射频治疗通过42-45℃热效应促进胶原重塑,维持效果约6-12个月。

5、手术治疗

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采用聚丙烯吊带,手术时间约30分钟,治愈率85%-90%。膀胱颈悬吊术适合解剖缺陷严重者,需留置导尿管3-5天。填充剂注射使用聚四氟乙烯等材料,短期内有效率60%,但可能需重复治疗。

出现漏尿症状应及时至泌尿专科就诊,通过尿动力学检查明确分型。治疗期间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每日饮水量、排尿次数及漏尿量。避免自行购买护垫长期使用,防止会阴部湿疹发生。妊娠期及产后女性应尽早开始盆底康复训练,降低远期尿失禁发生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