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减肥拔罐应该拔哪些位置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减肥拔罐通常可选择中脘穴、天枢穴、带脉穴、足三里以及脾俞穴等位置。通过刺激相应穴位,可辅助调节代谢功能,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刺激此穴位可通过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改善胃肠蠕动,从而减少腹部脂肪堆积。拔罐时需注意避开肚脐,以免引起不适。

2、天枢穴

天枢穴在脐旁2寸位置,左右各一。此穴位属足阳明胃经,具有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通过拔罐刺激可改善腹胀、便秘等问题,对消除腰腹部赘肉有一定辅助效果,但需注意控制罐体吸力强度。

3、带脉穴

带脉穴位于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直下,与肚脐相平处。该穴位是唯一横向运行的经络,拔罐刺激可增强带脉约束力,帮助改善腰腹松弛。操作时应注意避开肋骨边缘,防止罐体脱落。

4、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处,属足阳明胃经要穴。刺激此穴可调节全身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对改善下肢水肿型肥胖有帮助。拔罐时可配合艾灸增强效果,但皮肤破损者禁用。

5、脾俞穴

该穴位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通过刺激脾俞可增强脾脏运化功能,改善痰湿体质导致的肥胖问题。操作时需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避免背部受凉影响效果。

拔罐减肥属于中医外治法,需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每周治疗不宜超过3次,皮肤敏感者需缩短留罐时间至5-8分钟。若出现皮肤瘀斑不退或水疱等情况,应及时停止并就医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