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道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肠道出血可能是消化性溃疡、肠息肉或肿瘤、炎症性肠病、肠道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的。该症状可能伴随腹痛、黑便或血便等表现,需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消化性溃疡

胃酸分泌过多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损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溃疡,当溃疡侵蚀血管时会引起出血。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呕血或柏油样黑便,可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

2、肠息肉或肿瘤

肠道良性息肉或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因摩擦、坏死导致血管破裂出血。结直肠癌患者可能出现便血与黏液混合、大便变细等症状。确诊需进行肠镜和病理检查,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恶性肿瘤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或放化疗。

3、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会引起肠道黏膜糜烂溃疡。患者常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发热等症状,活动期可能出现大量出血。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4、肠道血管畸形

血管发育异常或退行性病变可能导致血管壁脆弱,在肠蠕动时破裂出血。常见于老年患者,出血量可能较大且反复发作。可通过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内镜下止血或介入栓塞是常用治疗手段。

若出现持续便血、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肠镜、CT血管成像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